摘要 前不久,鹿泉市上莊鎮臺頭村260余戶村民的土地被征用,村民領取補償款時,與村委會發生分歧。村委會提出按《土地承包合同書》中簽訂的二、三級地的實際面積再折合成一級地后的“折標地”面積發放征地補償款,而村民認為應按合同簽訂的實際面積發放補償款,因為實際面積要比“折標地”面積大得多。
反映
村委會竟按“折標地”發補償款
7月16日8時許,鹿泉市上莊鎮臺頭村村民反映,今年3月,有關部門將位于該村西南面積17.9819公頃的土地征用,涉及村民260余戶。根據《河北省人民政府關于實行征地區片價的通知》,這片被征收的土地區片價標準為每畝8萬元。目前,征地補償款已經撥付到村委會。
近日,村民到村委會領取補償款時,與村委會發生分歧。村委會提出按《土地承包合同書》中簽訂的二、三級地的實際面積再折合成一級地后的“折標地”面積發放征地補償款,而村民認為應按合同簽訂的實際面積發放補償款,因為實際面積要比“折標地”面積大得多。
一位村民說:“這片被征土地若都按‘折標地’面積發放征地補償,村委會等于截留了幾百萬元。”
調查
0.76畝地能差出1.472萬元
記者看到,村民董先生家的《土地承包合同書》中這塊被征土地標明為三級地,實際面積為0.76畝,折合成一級地后的“折標地”面積為0.53畝。
董先生介紹,當年承包土地的農戶都要向國家交公糧納稅,而土地有的肥沃有的貧瘠,收獲的糧食有多也有少。國家為了公平起見,就根據土地肥沃程度等情況將土地劃分為一級地、二級地、三級地等不同等級,把一級地定為征收公糧納稅的標準地,其他等級的土地交公糧納稅時,都要按折合成一級地后的“折標地”面積再進行繳納。
“現在,村民們種地不再交公糧納稅,這種土地等級劃分只在重新分地的時候用。”董先生說,這次鹿泉市國土資源局征地補償款是按被征地的實際面積向村委會撥付的,不是按“折標地”面積撥付的,村委會也應以《土地承包合同書》中的實際面積發放征地補償款。
董先生算了一筆賬,按規定每畝地補償8萬元,征地補償款的20%要交給村集體,他家那塊土地的實際面積0.76畝,應補償6.08萬元,扣除村集體收取的20%,他家應得4.864萬元,但若按“折標地”面積0.53畝算,他家才得3.392萬元,上下差了1.472萬元。“我們已經同意將征地補償款的20%交給村集體,維護了村集體的利益,村委會不按實際面積,卻按‘折標地’面積發放征地補償款,等于截留我家1.472萬元,顯然不合適。”
同樣,村民陳先生家的《土地承包合同書》中被征土地實際面積為0.85畝,屬于二級地,折合成一級地后的“折標地”面積為0.68畝;還有一位村民被征土地實際面積1.7畝,屬于三級地,“折標地”面積為1.2畝。
說法
臺頭村黨支部書記:
剩的錢用于村公益事業
對此,鹿泉市國土資源局工作人員說,他們是按這片地的實際面積發放征地補償款的,已經將款項撥付給了臺頭村村委會,究竟如何分發給被征地農戶,由村委會來決定。“國家征用的土地為村集體土地,我們只面向村委會征地。”
隨后,記者聯系了臺頭村黨支部書記吳先生,他說:“經村黨支部和村委會研究決定,按‘折標地’面積發放征地補償款。多余出來的錢,將用于村里的公益事業。”
律師:
應按實際面積發放征地補償款
昨日15時許,記者就此采訪了河北馬倍戰律師事務所郭彥衛律師,他介紹,按照《河北省人民政府關于實行征地區片價的通知》的規定,土地補償費20%歸集體經濟組織,80%歸被征地的土地使用權人或者按照家庭承包方式承包土地的農戶。土地補償費要及時足額到位,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截留、挪用。

- 上一篇:常德武陵區農村征地補償要辦價格聽證
- 下一篇:百萬征地補償款被挪用
相關文章
- ·訴村委會克扣征地補償費案
- ·征地安置補償費被侵占 孤寡老人告贏村委會
- ·征地補償起糾紛 村民狀告村委會
- ·村委會豈能截留安置補償款
- ·關于承包地的征地補償款的問題
- ·計劃外生育人口亦當享有征地補償款
- ·關于審理有關征地補償款分配案件的調查報告
- ·農村征地補償款分配糾紛的成因及審理對策——
- ·退還承包地后能否獲得征地補償款?
- ·關于農村征地補償款分配及拆遷糾紛問題的探討
- ·趙可欣訴村組征地補償款分配案
- ·自愿交回承包地的戶還能分征地補償款嗎
- ·不分給外來戶征地補償款村規民約被判定違法
- ·村委會是否有權批準決定土地補償費的分配方案
- ·同樣是村民 再婚老人卻領不到征地補償款
- ·哈爾濱六農民騙取征地補償款47萬余元被判刑
- ·兄妹因征地補償款所有權起爭執 法官調解握手言
- ·截留征地補償款咋成了潛規則?
- ·天降38萬元征地補償款頻頻引發糾紛
- ·農家女打官司討要征地補償款